编前语:产业兴则农村兴,农村兴则国家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当前,全国各地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扎根“土”,体现“特”,形成“产”,从发展产品向发展产业转变,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从发展一产向一二三产融合转变。做好“土特产”文章,根在水土、在农民、在文化,其中蕴含着乡村产业振兴的美好图景。
新华网推出大型融媒体报道《乡味》,记录各地做好“土特产”文章的鲜活故事,呈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特”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一起去看新征程上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视频拍摄剪辑 王智超
海报设计 穆涛
(郝云菲)初春时节,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茯茶镇裕兴重茶馆老板何军正在忙着招待店里的客人,刚刚忙过春节旅游高峰的他,正开始筹划着自己新一年的生意。
“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何军经营的是裕兴重是陕西泾阳茯茶的老字号。茯茶是属于六大茶类中黑茶里的特色产品,是后发酵茶,也是全发酵茶。泾阳茯茶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曾经是被用于茶马交易的主要茶品。
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茯茶镇裕兴重茶馆老板何军正在招待客人。新华网 王智超摄
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生命之茶”
一千多年前,驼铃声声,茯茶跟随丝绸之路商队的车马远销西北、中亚及欧洲。因精深、奥妙、复杂的加工工艺和制作技艺,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生命之茶”。
“茯茶从1068年到现在有将近1000年的历史了。明清时期,它曾被称为陕西官茶。”中国茯茶文化博物馆馆长许晓冰说。
“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许晓冰说,西北游牧民族当时的饮食多肉食少果疏,而茯茶有助于消化。所以官方将茯茶作为主要商品销往西北,让茯茶成为生活必需品。
泾阳茯茶制作工艺复杂,并有“三不制”之说:“离开泾阳水制不了、离开泾阳人制不了、离开泾阳气候制不了”。陕西省非遗传承人罗荣利说:“茯茶和六大茶系1000多种茶品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在制作的过程中会自然产生一种益生菌,叫金花。”
传统与现代工艺同步推进
茯茶历史悠久,但是关于茯茶制作技艺的文字资料比较少。罗荣利说,目前可以找到的是《泾阳封茶加工业兴衰》里记载的开包剁茶、打吊、端苛郎等八个步骤。他也凭借祖传的这份手艺在2019年获得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散茯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而他经营的裕兴重年产茯茶100余吨,产值2000多万元。
像罗荣利一样,在泾河新城从事茯茶相关产业的还有很多人。与罗荣利凭借传统技艺制茶不同,张格超所经营的西咸新区金叶茯茶有限公司是一家现代化的茯茶企业,有现代化厂房5000平方米,拥有3条现代化生产线,年产量300吨,产值2500万元。
张格超在实验室对茯茶品质进行相关检测。新华网 王智超摄
“我们在行业内率先建立了现代化的茯砖茶生产线,使茯茶生产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清洁化的效果,我们探索出了独特的、符合我们地方特点的生产方式,在国标的指引下,也探索研发出了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类。”
张格超说,他们的生产更稳定,也实现了发花技术流程化、可溯源,发花质量已优于国标,在产品形态、口感、功效方面有了极大提升。同时,企业积极跟高校合作让产品功效可量化,并带动了周边永乐、高庄、崇文三个镇农民的就业。
到2025年力争实现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超100亿
近年来,泾河新城将茯茶产业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以打造“中国茯茶之都”为战略目标,不断延伸产业链,形成了以4A级旅游景区——茯茶镇为聚集地,集茯茶生产研发、仓储物流、文化展示、体验销售和旅游为一体的茯茶全产业链。
据了解,目前泾河新城茯茶年产量达3600吨,综合产值10亿元。茯茶生产企业11家,销售企业约200余家,其产品除了传统茯茶,还有金花白茶、金花红茶、金花普洱、金花人参、茯茶酒、茯茶面等近百种新的茯茶品类。衍生出200多种茯茶相关产品及文创产品,产业综合产值大幅提升。
茯茶产品。新华网 王智超摄
泾河新城在发展茯茶产业过程中,吸引了当地村民回乡创业、就业,也吸引了众多外地商家入驻,茯茶制茶大师、制茶工匠、茶艺师、评茶员等人才培养也推动了人才往乡村聚集。全域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茯茶镇周边村民创业就业,也改善了周边村镇的人居环境。
据泾河新城茯茶产业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他们将用3年左右时间初步建成科学合理、技术先进、协调配套、面向应用的茯茶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力争到2025年末,茯茶全产业链标准化水平全国领先,加工销售量达3万吨,全产业链总产值达50亿元,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超过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