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红色引擎党建 > 资 讯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技术学院:推进融合教育 培养复合型人才

发布日期:2023-10-27 12:11: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核心提示: 西部社区网是中西部城乡经济文化发展中心主管,西部社区服务发展中心、陕西中治创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的社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智能制造业转型重镇,产业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所职业教育院校,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长三角的地理和经济优势,遵循“需求导向,融合创新,能力为本,持续发展”的理念,以物联网技术学院为依托,创新开展了产教融合、IT(信息)&OT(自动化)融合、软硬能力融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改革与实践,形成了可推广、可借鉴、可复制的教学改革方案,有助于推进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搭建合作平台

推进产教融合

  学院积极践行校企合作的方针,实施“115计划”,即每个专业1个产业学院、10个紧密合作企业、50个普通合作企业,主持建立多所院校及多家头部企业组成的全国工业互联网应用职教联盟、浙江省人工智能技术产教联盟,搭建校、行、企交流平台,架设院校和企业合作的桥梁,完成了国家教学资源库、国家专业标准、课程、教材的开发。与永创、用友新道、汇博、汉迪等企业合作成立混合所有制的工业互联网应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合作企业总投入500万元设备,学校投入实训场地和运作经费,双方明确权利职责,校企资源共享共用,承担人才培养、员工培训、应用研究等工作。依托联盟,建有乡村振兴学院、产业学院、教师实践流动站;合作组建科研团队开展技术服务,并基于乡村振兴学院完成数字乡村建设、乡村人员技术培训等;实施现代学徒制,课程下移至企业,全面推进顶岗实习;专任教师与企业教师1∶1结对授课,将企业案例融入课堂;主持开发智能控制技术等两个高职专业国家教学标准、两个专业实训标准、两项“1+X”证书、浙江省人工智能训练师考证题库、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校企共建“四真”(真设备、真项目、真要求、真“双师”)实训基地等,实现产教融合;建设了企业教师实践工作流动站,每年为紧密合作企业输送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超千名;专业群的教授和博士专家带头成立科研团队,为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的研创收益超亿元,并获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个科研奖项。校企合作获发明专利授权70多项,合作企业中有超过30家成长为国家级别高新技术企业,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共赢。

构建课程体系

实现IT(信息)&OT(自动化)融通

  学院依托两大平台,专业群课程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融入“工业互联网运维”“智能产线运维”等多个技能等级标准;与用友新道、浙江中控、海康威视等名企合作开发“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应用”“工业APP开发”等新课程;构建网络化和自动化融合的“工业互联网应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融合的“人工智能工业应用”等专业方向新模块,形成了符合新时代新要求的专业群课程新体系。尤其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应用”课程积极挖掘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思政,课程每个单元实施“设计一个技术项目、挖掘一个思政融合点、融入一个思政元素、明确一个思政主题”,思政元素能融尽融、与时俱进,与思政主题有机融入、无缝对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依托国家级别教学创新团队研究课题“物联网专业群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方法与路径研究”,在显性和隐性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思政团队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创新实践,发布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指南》《课程思政资源建设框架体系》,立项省级课程思政研究项目两项和示范课程两门,获评省级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一项,构建了专业群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技术范式,形成了多项理论成果,示范应用和推广成效显著。

开展教学改革

强化软硬实力

  学院开展企业调研,确定专业群的工作岗位,按照岗位工作任务进行能力、素质分析,培养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即既拥有高水平的专业能力(也称硬能力)、较强的职业能力(包含自主学习、团队合作、表达沟通、创新革新等能力,也称软能力),也具备优秀的思政素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创新“一周一项目”“一学期一工程”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模式,实现软硬能力和思政素养的融合培养。同时,创新软硬能力评价方法,制定校企共同参与、师生双向交互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全过程的评价。考核评价既有模块评价,也有综合评价;既有小组评价,也有教师和企业评价;既有线下表现评价,也有线上学习评价;既有知识评价,也有能力和素质评价,以确保培养的人才可用、能用、好用、经用。构建以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技术能手领衔,省级“专业带头人”为骨干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创新团队,形成协作教学共同体,依托国家级别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推进模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创新。通过“培养方案优化、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课程项目化设计、课程思政、学期项目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社团创新活动”7个环节,把“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品格、创新能力”等创新型人才关键素质培养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了软硬能力的精准培养,形成了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遵循以“数”强“实”的逻辑,顺应产业发展方向,推进融合教育,有效解决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产教融合难以落实,自动化和IT类专业不能匹配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要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技能训练与企业所要求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脱节等问题。目前,建成国家级别教育教学创新团队一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一个;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指标位居浙江省前列,学生先后在全国工业大数据创新竞赛等全国技能大赛中荣获奖项近100项,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一直名列浙江省前位。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未来,学院将继续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让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激活数字技术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和倍增作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赋能职业教育事业提供坚实支撑。

  (金文兵 吴龙 郑利敏 戴立桥)


更多资讯,请关注:西部社区网 http://www.xibushequ.cn/
[关闭窗口] [返 回]
(分享)告诉好友: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人员公示 | 法律声明 | 发展合作 | 联系我们

服务邮箱:825071816@qq.com  电话:029-63613593 / 18591932401

备案号:陕ICP备2020017220号 | 法律顾问:陕西律师事务所  |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雅荷花园中环大厦